互联网生活知识分享 常识分享 币圈诸葛亮(币圈女诸葛)

币圈诸葛亮(币圈女诸葛)

币圈诸葛亮,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币圈诸葛亮的知识,也将讲解一下币圈诸葛大牛。如果你碰巧解决了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这个网站,现在就开始吧!

如果8年前你花10万美元买比特币,现在值多少钱,会是首富吗?

8年前,也就是2013年,比特币的最低价格是70美元左右。就算你100块买的,也是1000。现在已经冲到66000多美元了,值6600万美元。如果不能成为首富,可以财务自由。

有人总结了最近15年让普通人富起来的几件事:2005年的房地产,2006-07年的股市,2008年的电商,13-14年的微信业务,16年的比特币,18年的短视频.比特币赫然在列。

有人将比特币视为“造富机器”。事实上,在上市和交易的11年里,比特币从一文不值到市值超过一万亿美元:

比特币的概念最早由日裔美国人中本聪于2008年11月1日提出,2009年1月3日正式诞生。

回顾比特币价格大起大落的历史,比特币一度“一文不值”。比如2010年9月4日到11月10日,最高只0.5美元,最低只0.01美元,连半片面包都买不到;

2011年年中,比特币迎来“高光时刻”,最高价一度冲上32美元。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比特币的投资价值才被注意到。

此后10年,比特币价格有涨有跌,但总体呈上涨趋势。比如2013年4月266美元,当年年底1166美元,2017年年中3000美元,年底19850美元,价格已经上涨。

市值一度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8年前,我花了10万美元买了比特币。现在值多少钱?你能成为首富吗?

回溯八年,也就是2013年,看2013年比特币的价格走势,最低价13.2美元,最高价1156.14美元。价格出现波动,最低价和最高价相差多达87倍。

我们不妨选择一个时间点,以2013年10月27日为基准。2013年10月27日的价格是176.6美元/枚,也就是说当时10万美元可以买566个比特币。

暂且不提过去八年比特币的价格走势。假设有人可以持有八年,按照现在每只60417.3美元的价格计算,八年内将上涨342倍,平均每年上涨42倍,每月上涨3.56倍。

这样暴涨的行情,恐怕任何投资都找不到第二项了。

按照60417.3美元/枚的最新价格,566枚比特币当年的当前市值为60417.3美元* 566=3419.6万美元。

3419.6万美元是什么概念?按照最新汇率,1美元=6.3846人民币,总市值2.18亿人民币。

当然,2.18亿的身价并不是“首富”。在最新的福布斯榜单中,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的身价为1914亿美元,仅为他的1/5560左右;中国首富钟睒睒,身价626亿美元。

大概是他的八分之一。

当然,不要抢首富的位置。毕竟当年只投了10万美元。现在市值飙升到2.18亿,是财富自由的应有实现。在北上广任何一个一线城市买10套房都够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年的10万美元,现在已经飙升到2.18亿人民币,财富增长了342倍。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比特币的价格八年来一直不稳定,甚至可以称之为“刺激”。其跌宕起伏远比股市坎坷。

比如2014年,整体价格下行。年初站上1000美元,到年底才320美元,价格跌了三分之二。别忘了2013年也突破了千元大关。在2014年整体低迷的情况下,

今年选择卖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比如2018年1月5日价格17494美元,年底只剩3852美元,只剩20%多。一般人很难长期持有,更别说八年了。

除了跌宕起伏,没有规律可循。比特币也经历了几起重大负面事件,如被盗、被禁等,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信心。当出现负面事件时,许多投资者会选择卖出并离开他们的袋子。

就像股票一样,持有一只股票8年的投资者少之又少,持有比特币8年的就更少了。

综上所述,虽然8年前购买10万美元的比特币已经可以适当实现财富自由,但是比特币的涨跌没有规律可循,负面事件频发,确实可以持有8年。很少,

通过投机实现财富自由只是小概率事件。

所有幻想自己n年前买了多少比特币的人,都只是白日梦和意义。如果真的入市,可能连一两个点的震荡都承受不了,更别说拿十年了。另外,国家打击了币圈,交易所也在给中国大陆用户还款。

不要在非法的事情上冒险。

这种问题真的很无聊,事后诸葛亮毫无意义。一千块钱很难买到。我就知道,八年前真正买了十万的人,大部分都不会持有到现在。

币圈女诸葛

隐居隆中的诸葛亮为什么会学那么多东西?

诸葛亮的隐居,不是超越事物的隐居,而只是人生的落脚点。他的生活并不封闭,不仅人脉广,而且社交频繁。信息获取渠道也比一般人多很多。

诸葛亮出生在一个官员家庭。他的祖先是汉朝校尉诸葛丰,父亲诸葛玄也在泰山县做过县官。诸葛玄死后,诸葛亮与叔父诸葛玄相依为命。诸葛玄与扬州刺史袁术、荆州刺史刘表交谊甚密。他最初被袁术推荐为张羽知府。

随后投靠刘表,迁居襄阳,这也是诸葛亮未来10年将要居住的地方。看,无论家庭背景还是社会人脉,诸葛亮都接受了省市层面的影响,早早赢在了起跑线上。

诸葛亮的居住地其实不算太偏,离繁华的襄阳城只有二十里地,一天就可以徒步往返。叔父诸葛玄去世时诸葛亮才17岁,弟弟诸葛俊更小。他再次搬家无处可去,就留在那里继续生活,给人一种隐居的错觉。

其实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想。比如诸葛亮出生在那里,就没有隐居感。

诸葛亮的生活一点也不封闭,种田不是他的主业。他的日常生活主要是读书、学习、社交。视管仲、乐毅为偶像的诸葛亮,胸怀大志,聪明绝顶,只读“走马观花”,必然很多。所谓秀才不出门知天下事,是因为世间万物都有共通之处。

想多了就能举一反三。更有甚者,诸葛亮经常外出,“随游颍川,随游汝南,随孟”主动接触和获取社会信息,而不是整天坐在农场里坐等夕阳西下。

社交网络其实就是一个信息网络,诸葛亮的朋友圈和社交圈都是知名人物。除了上面提到的石涛、徐庶和,还有颍川的、博陵的崔。

襄阳还有庞德公,有名的荆襄。诸葛亮的第二个妹妹也嫁给了他的儿子庞善民,庞统,的领导人,马谡的弟弟,黄,一个著名的人在绵南。刘表的长子刘启很欣赏他,巴结他,总是请他吃饭。

他还娶了黄的女儿,她长得不漂亮,但很聪明,她的姐姐嫁给了房令蒯琦。圈子不断扩大,接触的也是社会精英和成功人士。诸葛亮的信息渠道自然比一般人要广。

读万卷书通向万里路,还有一个消化知识沉淀思维的清净天堂。诸葛亮很难想得长远。基于信息数据分析产生自己的观点和判断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这些只限于宏观战略调控,仍需在实践中检验。

这也是隆众对策未来无法完全复制的原因。

2022-06-23辅导员社区DG:币圈交易很难保住本金。

币圈交易很难保住本金。

在思想上认同保本大于盈利。这个是最难的。

这个市场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追求盈利的人,一种是追求保本的人。最终的结果是追求保本的人赚走了追求盈利的人的钱。

交易有两端,保本和盈利。轻顺势止损这些大道理都烂大街了,但一到交易时就是做不到。爆仓的人难道不知道止损吗,他是知道的。心理明白的很,就是做不到。

盘后诸葛亮,盘前猪一样。这样的错误一再重复。其根本原因,是他在思想上朝着盈利这个高级端进发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朝这个方向努力。重仓博短不止损就变的理所应当。最后爆仓出局。

盈利这个目标并没有错。但是保本端是盈利端的基础。假如在思想上从保本出发,一切行为都是以保本为优先,那么轻仓顺势止损就变的合情合理了。

思想与行为形成了统一,量变产生质变,先保本而后实现盈利。这是个哲学原理。道正确了才能术正确。理论正确了才能实践正确。

币圈交易之难,难在把自己的目标放在保本上,而不是盈利上。这就是币圈交易反人性的地方。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利益驱动,先在思想上认为有盈利然后才去干,而币圈交易是你得先保本而后盈利。

币圈交易反人性,币圈交易反人性,币圈交易反性。先保本,先保本,先保本。后盈利,后盈利,后盈利。

如何真正作到把交易当概率事件来看待呢?下面说说实际操作环节:

一、根据自己的方法列出一个清单:比如说:是否是阻力与支撑,是否有信号,趋势怎么样,然后用你的笔记本写上,每日一篇,要做单的时候,把满足的打上勾,当全部满足之后,就下单。否则不下。

二、把帐户分为20份。在这20份中,如果前10次可以作到稳定不亏,就说明方法过关。如果出现小亏,先不能去修改方法,先去总结下这10次是怎么做,再次回忆,看看哪个环节出问题,找出根本原因,再来改进,

所以每天的总结是很重要的,切记。如果10次中连续错误6次,停止交,改进方法。但一定要记得,无论方法再成功,都要分为20份,人都会犯低级错误的话,一次很大意的错误,就会把你打回原形。

三、身边放杯茶,或者比较清爽的饮料,下单后,喝口茶,轻松下,别把单独的一次看的太重要了。努力做到无所谓,只要亏损在你承受的范围内,你都该高兴。

止损和不止损——止损的误区何在?

在金融投机操作中,止损是最常见又最不受欢迎的词汇之一。止损是在金融投机中长期生存的最重要的基本功,但出于对损失的本能逃避,大多数交易者对止损的认识是混乱甚至错误的,或者处于无知的状态,

对止损的认识误区也是最多的。

误区之一:不止损

不止损为什么是错误的呢?

只要操作就会有对有错。做对了盈利是理所当然,做错了又怎么办呢?在期上做错之后的唯一选择是马上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而止损正是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主要手段。任何一笔交易都不应该看作是孤注一掷的赌博,

而是概率游戏中的一个分子。不执行止损操作,意味着不愿或没有勇气承认错误,潜意识里或者认为自己不会犯错,或者抱有侥幸心理。而根据墨菲定,'如果某件事有可能变坏的话,

那么这种可能性将成为现实',小错误会变成大错误,小损失会变成大损失,最终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换个角度讲,每个投资者都不会长寿到500岁,并用其中的大部分时间等待一个亏损头寸变成盈利;每个投资者的资本金都是有限的,不能支撑无限的亏损可能。而面对错误不改正的投资者,

显然是已经做好了'真想再活500年'的准备。

止损可能是一个新的错误,只是可能而已,但不止损肯定是一个错误。两害相权取其轻,尽管大多数人都不愿承担确定的损失,但考虑到时间和资金有限,以局部的小损失换取全局的主动,显然是明智之举。

误区之二:乱止损

大多数初涉交易的新手,在因为不止损而遭受巨大损失之后,一般都会吸取教训,把止损当做一条严明的纪律,从而又走向另一个极端,陷入了一个新的误区:乱止损。

乱止损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没有哪个帐户经得起长期持续的止损。面对越止越瘦的帐户净值,投资者往往会再次回到不止损的老路上,并在止损和不止损之间反复摇摆。

投资者要跳出止损和不止损的思维藩篱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止损的目的是什么?止损的目的是控制风险,但是必须认清的是:止损并不是控制风险的唯一手段。交易迷宫里的陷阱是各种各样的,

我们所犯的错误和所面临的风险也是各种各样的,惟有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少犯错误,少冒风险,才能降低止损的次数,才能使每一次止损是必要的和值得的,而不是无谓的和自我伤害的。

误区之三:有时止损有时不止损

在意识到止损的必要性,同时也尝到了乱止损的苦果之后,投资者还有一个死胡同可走,那就是有时止损有时不止损。当损失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时,比如亏30点的情况下就选择止损,

但止损一旦扩大到100点就不止损了。这实际上是在根据损失的大小决定是否止损,而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自己是否做错了决定是否止损。

止损并非灵丹妙药,它只是交易路上的安全带和降落伞。不系安全带并不意味着肯定撞车,系上安全带却会使交易更加稳健。止损是必要的,但只能作为防备万一的手段,对止损的滥用和误用只会造成伤害。

对大多数交易者而言,少犯错误,降低频率,清仓操作,一贯的执行操作纪律,才能从业余升级为专业,走上长期稳定盈利之道。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市场是在变化的,但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些变化背后的逻辑,你就无法根据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于是,无论你怎么做,等待你的或许都只有一个结果。

优秀的成功交易员并不是比其他人多了什么绝杀的秘密武器,他们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思维模式的不同。在这个市场,不改变思维模式,最终会一无所获!

第四回春秋第一名相——管子管夷吾

上一回咱们说到哪啊?上一回咱们说到“诸侯崛起,周郑交恶摩擦频起。繻葛之战,天子权威名存实亡。”话说这郑庄公执政期间,以其雄才大略,使郑国达到了全盛时期,成为了春秋初期第一大国。

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庄公虽然厉害,其子孙却逊色很多,郑庄公死后不久,郑国就陷入了内乱的漩涡,国家内部权力争夺激烈,阴谋事件不断。与此同时,

郑国南方的楚国、西北方的晋国和东北方的齐国逐步崛起,郑国位处这三大国的中间之地,再难得到发展的机会,很快就衰落下来。前504年郑国被韩国所灭,这是后事,咱们暂且按下不表。

无可置疑,前743到前701年间,在春秋这个大舞台上,主角之一是郑庄公。这对于演员来说啊,过去的主角如今可能已经被人遗忘,当下的主角也可能随时就会谢幕,还有那无数的小人物中,

可能就隐藏了未来大红大紫的明星。庄公的戏即将结束,下一颗明星也即将冉冉升起。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人,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第一名相诸葛亮的偶像。 《隆中对》 中描述,亮身长八尺,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他是唐太宗时期名将李靖常常挂载嘴上的口头禅,在与太宗交流时,李靖常说:“若乐毅,管仲,诸葛亮,战必胜,守必固,此非查天时地利,安能迩忽?”史学大家司马迁称之为贤臣,

文圣人孔子更是直言:“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他,姬姓,名夷吾,字仲,我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后世尊称为“管子”,誉为“华夏第一名相”。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出生,此时正是周王室风雨飘摇的时代。您或许也有猜测,管仲是姬性,莫非和周王室有什么血缘关系?不错,管仲与周王室是同宗,是周穆王的后代。

周穆王您熟悉吧?就是那位传说曾瑶池见过西王母的主。管仲的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要说这大夫也是不小的官职,后来不止怎地搞得家道中落,从管仲出生开始,家中的生活已经很是贫困。

管仲少年时期,有位好友叫鲍叔牙。这鲍叔牙也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也是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的一位名臣。当管仲和鲍叔牙还是少年的时候曾一起经商,每次赚了钱之后,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

在咱们现在看来,管仲这就叫不厚道啊,鲍叔牙这叫交友不慎。然而在当时,鲍叔牙对此却从不计较,有些鲍叔牙的朋友就看不过去了,就劝鲍叔牙说管仲贪财,不要和他做朋友了。让人没想到的是,鲍叔牙非但没有离开管仲,

反而向他那些朋友解释到:“管仲不是不讲友谊,他这样做是因为他家里贫困,钱财是我自愿多分给他的。”

春秋初期,小国间战乱频繁,管仲就曾参加过三次小的战斗,每次战斗管仲都是从阵地上逃下来的,很多人就讥笑管仲贪生怕死,是小人作风。鲍叔牙听到后,多次向人们解释说管仲家有年迈的母亲,

管仲这样做是为了供养母亲,并不是贪生怕死。

由于管仲的这类行为不满足当时的道德标准,他除了鲍叔牙之外,也再无其他的朋友。鲍叔牙多次照顾管仲,这使得管仲也非常不好意思,总想找机会报答鲍叔牙。然而,管仲是一个怪才,其虽然有治国的大本事,

但办小事却总是搞砸,这使他非但没有帮上鲍叔牙的忙,还总是给鲍叔牙添乱。对于这些,鲍叔牙都没有计较,他坚定的认为,管仲是大才,事情之所以没有办成只是时机没有成熟罢了。

鲍叔牙这种无条件对管仲的信任确实非常令人感动,管仲就常说一句话,且流传至今: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对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这种深厚的友谊,后人也常用一个词来形容:管鲍之交。

公元前698年,齐僖公驾崩,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太子诸儿即位为齐襄公。在齐僖公这三个儿子中,诸儿可谓是品行最差的一个。齐襄公即位不久,就与其妹文姜私通,

这文姜当时是鲁桓公的夫人。后来私通之事暴露,齐襄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直接将鲁桓公灌醉诱杀。当时在齐国,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他们都看出当前齐国的形势危险,便安排公子纠到鲁国避难,

公子小白到莒国避难。

公元前686年,齐国果然发生了很严重的内乱,纠和小白这两个逃亡在外的公子一见时机成熟,都想尽快回国,夺取国君的位置。无论是公子纠还是公子小白,在当时都是绝佳的投资目标,

一旦自己支持的一方最终成功成为了齐国国君,那自己定然是前途无量。背后支持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鲁国和莒国,也在暗中进行着较量,都万分焦急的派兵护送齐国公子回国。再说管仲这边,

他辅佐的公子纠得到齐国无君消息的时机要比公子小白晚,按照常规的方式赶回国,也一定会比公子小白晚,管仲十分清楚,此时先机决定一切,到时生米煮成熟饭,公子小白即位为君,公子纠再回到齐国也已是无济于事。

为此,管仲决定亲自率领三十乘兵车,日夜不停快马加鞭的赶到莒国通往齐国的必经之路上截击公子小白。您别说,这公子小白的车队还真让管仲给碰上了,在过即墨(在今山东青岛市内)30里处,管仲二话不说,

对准遇到的公子小白的胸口就是一箭。要说这管仲的箭法还真不赖,这一箭正中公子小白心口,公子小白一口血喷出后随之倒地。管仲一看小白已经被自己干掉,便带领人马返回,不急不慢的护送公子纠回国。

管仲的此截杀之计可谓做的快准狠,如果公子小白只是一名泛泛之辈,那么在与公子纠的君位争夺战中必定已经败落了,然后其并非无名之辈,这公子小白就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

咱们回到管仲截杀公子小白当日,当时事发紧急,管仲的一箭的确是射中了小白,然而此箭被小白身上铜制的衣带勾所挡,并没有对公子小白造成太大的伤害,然而说时迟那时快,在中箭的一瞬间,

公子小白心中已经出现了一个绝佳的惑敌之计,他咬破舌尖,假装吐血并倒下装死。这一下果然迷惑了管仲,使公子纠一派放松了警惕。与此同时,公子小白一派却更加谨慎,飞速的向齐国挺进。

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的君位之争再没出现什么意外,当管仲和公子纠一行人六日后到达齐国时,惊讶的发现公子小白已经成为了新君。公子纠背后的鲁国势力得知情况后,也气急败坏,当即发兵攻打齐国,

却在途中遭遇齐国军队伏击,大败而回。齐桓公为永绝后患,他命令齐军乘胜追击,直进鲁国境内,大兵压境逼迫鲁庄公杀公子纠并交出管仲。鲁庄公不得已,只得照做。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齐桓公向鲁国提出的这两个条件非常奇怪,一个是杀公子纠,一个是交出管仲。当时鲁国大臣施伯就认为,齐国要管仲恐怕是要任用他,之后齐国如果兴起,鲁国必定受损,他建议鲁庄公直接杀死管仲,

将尸首还给齐国。但鲍叔牙用计称管仲曾射杀齐桓公,齐桓公恨死了他,生擒他是为了亲手复仇。鲁庄公相信了鲍叔牙的话,最终将管仲生还给了齐国。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这公子小白回到齐国即位后,就准备让鲍叔牙做齐国的相,帮助自己治理国家,但鲍叔牙推辞的非常坚决,并坚称自己不如管仲,鲍叔牙说要想使齐国成就霸业,必须要任用管仲为相。

齐桓公本身也对管仲之才非常欣赏,于是有了前面“兵临城下要管仲”的一幕。后来管仲一到达齐国,桓公出城相迎,当日与管仲彻夜长谈,句句投机。后桓公斋戒三日,拜管仲为相,并尊称其为“仲父”。

好了。这名相遇明主,桓公的霸业必成,再无国家能阻挡齐国崛起的步伐了。下面咱们就聊一聊桓公管仲与齐国的称霸之路。

现在我们提到管仲,常说他是一个经济学家。在管仲管理齐国期间,实行“遂滋民,与无财”的经济方针,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滋育民众,让穷人也能有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管仲采取的措施是大力的发展渔业盐业来帮助穷人赚钱,咱们知道,春秋时期的齐国地理位置上在今山东一代,渔盐业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一政策为国家财政“开源”不少。在粮食政策上,

管仲更是开创性的提出了“准平制”, 《汉书》 中对这一粮价管控制度有生动的描写“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之以时,则准平。”意思是说,

当粮食产量供过于求时,国家以一定价格来收购粮食,保证了粮价不会过低,同样当遇到灾年粮食产量供不应求时,国家再以一定的价格来出售粮食,保证了粮价不会过高,从而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粮价“准平”,

保障了国民的基本生存要求。您看看,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今我们是否也在通过类似的方式来平衡物价?

在土地政策上,管仲就更厉害了,他提出了“相地而衰征”的农业税财政思想。即根据土地的贫肥程度和产量高低来征收不同标准的税,两千多年后,德国有一位思想家对前人的土地政策进行了理论的整理和分析,

提出了和“相地而衰征”类似的一种土地理论,其被称为“级差地租”理论,这位思想家就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马克思。

现在有一个名词,叫“可持续发展”。这些年我国对于经济的发展也非常强调“可持续发展”。管仲面对当时毫无组织的林牧业和渔业,提出了“山泽各致其时”的发展策略。

这可谓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最早的自然环境保护法了,这使得齐国的经济朝着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

要讲经济政策,就不能不提货币。管仲在齐国设立了专门的货币管理机构“轻重九府”,由政府统一铸币,规范货币形状,使得齐国货币“齐刀”流行于世。我记得前几年啊,我读过一本名为《货币战争》 的书,

是由宋鸿兵老师创作,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这本书里讲了很多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大事件,可谓是刷新了我对经济战略的新认知。几年后,当我读《管子》 一书时,

突然回想起《货币战争》 中的细节,让我倏然一惊,原来在我国春秋时期,就曾出现过货币战争的典范,而且还不止一例。

在齐国称霸的路上,楚国是一个强力的对手,齐桓公常常为此十分头疼。管仲就向齐桓公献计,让桓公派人高价收购楚国的鹿。对于此项行动,桓公还专门在齐楚临近之地设立了一座城池,派人收购活鹿。

楚王得知了这件事情后,非常高兴,认为金钱要比鹿这种禽兽重要的多,就号召老百姓都去捉鹿换钱。这一下楚国民间可热闹起来了,全民漫山遍野的捉活鹿,活鹿的价格也越来炒的越高,

这种场景您是不是似曾相识?是不是和些前几年“币圈”的情形颇有几分类似?与此同时,管仲命大臣隰朋悄悄的在楚国民间收购粮食,最终楚国靠卖鹿国库丰盈了五倍,齐国悄悄囤积的粮食也多了五倍。这时,

管仲看时机已到,让齐桓公封锁边境,制裁楚国。到了收成时节,楚王才如梦方醒,当下的楚国除了钱多,其他什么粮食都急缺,派人拿钱四处高价买米又都被齐国截断,逃亡齐国的难民也越来越多,楚国元气大伤,

终向齐国屈服。

楚王这算是吃了不懂经济学的亏,但他并不孤独,不久衡山国王就也要尝到“货币战争”大师管仲的厉害了,衡山国盛产兵器,管仲几乎是用相同的手段,高价的收购衡山国的兵器,后来在夏收时,出兵攻打衡山国,

此时缺兵器又少粮食的衡山国不得不举国投降。

您说这齐国动不动就高价收购必需品打经济战,桓公哪来的这么多钱呢?管仲为桓公提供的可谓是全系列的计谋服务,钱对于管仲来说从来都不是问题。一次,管仲让工匠们将一处乱石岗的石头都按照标准雕刻成石壁,

后来在朝拜天子时,向天子建议举办一个诸侯朝拜先王宗庙的活动,要参加此活动必须购买一枚石壁作为入场券,桓公当时已经威名在外,也经常帮助周天子处理麻烦,对此事周天子欣然答应。在春秋时期,

诸侯们很少有机会可以朝拜先王的宗庙,都想借此机会崭露头角,为此不惜花重金购买齐国提供的“石破天惊”币。这一波操作,齐国可谓赚的盆满钵满。后来管仲又和周天子合谋办过不少类似的活动,例如菁茅谋,

此计谋与石壁谋异曲同工,让周天子举办祭天活动,参加祭天活动的诸侯都必须购买周天子的菁茅作为垫席,对于祭天这一重大活动,诸侯又是争相参与,结果周天子用一捆捆一文不值的菁茅草换得四面八方的财源滚滚而来。

管仲的一系列经济改革,让齐国很快走上了发展的高速公路。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召集宋、陈、卫和郑在鄄会盟,齐桓公成为公认的霸主。

《管子》 实际成书于战国时代,虽然书中记录的事件并不能确认都是事实,但我们现在看来,其描述的管仲的许多思想的确是非常先进,春秋第一名相的名号管仲是当之无愧的。然而,

当我在阅读这些历史故事的时候,更使我心绪难平的是鲍叔牙此人,其眼光之精道,信念之坚定,知己之透彻实在是令人惊异。世间管仲之才难得,鲍叔牙之才更难得。前者治世,后者识人。想想当今,

那些或许由于家贫而遭嫌弃,或许由于身残而造鄙夷,或许由于孤僻而遭排斥的人们,他们之中或许就有绝世大才的存在,只是没有遇到鲍叔牙罢了。我们或许做不成治世之管仲,但望与各位能称为识人之鲍叔牙,

发现别人的优点,也认清自己的弱点。

好了,今天我么先聊到这里,关于管仲和齐桓公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有道是:

明君桓公能用人,

夷吾得以著功勋。

绝世大才虽仲父,

莫忘叔牙知遇恩。

关于诸葛亮的资料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币圈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年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蜀汉(季汉)丞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币圈诸葛亮的政治家、发明家及散文家。隐居隆中,

自比管仲、乐毅,人称“卧龙”。刘备三顾始见之,为备画据荆益、联孙权、拒曹操之策,佐备取荆州,定益州,遂与魏、吴成鼎足之势。

曹丕代汉,刘备称帝于成都,诸葛亮为丞相。刘备死,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以丞相封武乡侯,兼领益州牧。整官制,修法度,志复中原。屡次北伐,与魏相攻战。建兴十二年卒于五丈原军中,年五十四,谥为忠武侯。

诸葛亮的才能、品格倍受后世敬仰,故常被尊称为武侯、诸葛武侯。后民间小说、戏曲谓其通晓阴阳,料事如神。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所刻画者,流传众口,最为著称。与汉昭烈帝刘备在统治蜀汉期间,提拔诸多名将与能臣,并奠定基础。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与发明家。 被袁准称誉为集忠、义、智、勇于一身,自三国演义起在中华文化圈内很长时间代表智慧的化身。

在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与日语里,诸葛亮几乎是作为智谋的同义词(日本战国时代的竹中重治就被称为“今孔明”)。因为诸葛亮同时具备杰出的才能与高尚的品格,后人对诸葛亮评价颇高,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诸葛亮之忠诚,备受后世推崇。在刘备托孤后,诸葛亮对后主刘禅尽心尽力,凡事亲力亲为,忧国忘家,于《出师表》 中表明心迹,直至最后自己食少事烦,病死军中。在割据政权中,诸葛亮总揽朝政十余年,

既不敛财,也不营谋私利或名位,以兴复汉室为任。

另一位托孤重臣李严曾写信给诸葛亮,希望币圈诸葛亮他受赐九锡,但是诸葛亮拒绝,表示不能为汉室收复中原就不算有功。 诸葛亮曾上表指出自己没有多余财产,只有800株桑树和15顷土地,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赐封,

就算儿子都是自给自足,自己没有一点多余的财产。

诸葛亮在政治上有极为突出的成绩,除了在《隆中对》 提出了刘备政权长期战略外交规划之外,早期经常为刘备足食足兵。等到他开始独掌蜀汉军政大权以后,则以法为根本,

到后来在朝内作八务、七戒、六恐及五惧训诫各臣,而朝外亦民风朴实,赏罚分明,突出法制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极为罕见。

他鼓励其他朝臣以集思广益的态度进谏。诸葛亮在世时,蜀汉虽然国力较弱,然而在正面战场处于上风,且在战争负荷的情况下国内经济仍然得到了较大发展,这可以体现出诸葛亮杰出的治国能力。

币圈诸葛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币圈诸葛大牛、币圈诸葛亮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币圈诸葛亮,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币圈诸葛亮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严禁浏览者根据内容形成判断与决定,浏览者所做的任何判断与决定与本文无关,本文也无任何商业盈利目的。
返回顶部